<noframes id="xfvbp">

    <em id="xfvbp"><form id="xfvbp"></form></em>
    <thead id="xfvbp"><listing id="xfvbp"><listing id="xfvbp"></listing></listing></thead>

    扬州网 > 

    【大家说】成授昌:闭门好读书

    2023年02月 24日 09:13 | 来源: 扬州晚报-扬州网 | 扬州网官方微博

    成授昌

    近些时,朋友之间走动极少,只得一个人在家读书。虽然读的闲书,感觉过去零碎的时间有了拼接,纷乱的手机阅读有了改变,尽享一册在手书香氤氲的惬意,切实感受到无人打搅的“闭门读书”真好。

    说“闭门读书”,古人怎么看这四个字呢?南北朝时期思想家、教育家颜之推将自己亲身见闻与立身、治家、处世之道,写成《颜氏家训》,尽管是“家训”,但对后世影响深远。颜之推主张“读书须切磋相起”,他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中引用《礼记》中“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”的观点,认为“盖须切磋相起明也。见有闭门读书,师心自是,稠人广坐,谬误差失者多矣”。从颜之推的论述中看到,“切磋相起”、共同读书,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,能提升读书学习的效果。可以肯定地说,颜之推是不主张“闭门读书”的。现代班级授课制教学倒是和他的观点一致,其实“切磋相起”是初学读书者的一个捷径。

    宋代的大家朱熹认为,一心在书上,方谓善读书。朱熹在《朱子语类》中说:“读书者当将此身葬在书中,行住坐卧,念念在此,誓以必晓彻为期。看外面有甚事,我也不管,只凭一心在书上,方谓是善读书。”此处,朱熹所谓“善读书”,即善在“心上”,做到读书时心无旁骛,雷打不动。如果心不在焉,纵有千万种读书方法也是枉然。人们对朱熹读书有“三到”的观点也耳熟能详。《古今图书集成·训学斋规》记载了朱熹的这段话:“余尝谓,读书有‘三到’,谓心到,眼到,口到。心不在此,则眼不看仔细,心眼既不专一,却只漫浪诵读,决不能记,记亦不能久也。‘三到’之中,心到最急。心既到矣,眼口岂不到乎?”所以,“三到”之中,心无旁骛最为重要。看样子,朱熹是主张“闭门读书”的,其实所谓闭门者,就是一心在书上的意思。

    我以为,面对喧嚣的世界,闭门可以眼不见为净,耳不听心不烦。一心专用,不受干扰,把心沉浸在书里,读出真知,读出趣味。

    历史上有“闭门读书”成功的案例。

    隋朝诗人卢思道,河北涿州人。16岁时,遇文人刘松为人作碑铭,刘松叫卢思道读之,结果多处理解困难,有感于此教训,卢思道便闭户读书。若干年后,卢思道拿出自己写的文章,让刘松看,而刘松多处理解困难。卢思道感慨地说:“闭门读书”学有收获,可以不让时光白白地流掉。后来,才学兼著的卢思道走上仕途,写出不少传世之作,名满天下,而“闭门读书”也成为一时风尚。

    近读张中行先生的大作,感觉先生处世平和善良,中庸和谐。先生在北大读书几年,对于所有任课教授都尊敬有加,他的《负暄琐话》中写了19位北大教授。其中,先生写熊十力教授我感觉最有意思,他说熊教授是治学之外一切都不顾的人,但是要求住所安静,常常是一个院子只他一个人住,闭门谢客,一心读书。

    张中行先生还写了熊教授的一件趣事,说上世纪30年代初期,他住在沙滩银闸路西一个小院子里,门总是关着,门上贴一张大白纸,上面写着:近来常常有人来此找某某人,某某人以前确是在此院住,现在确是不在此院住。我确是不知道某某人在何处住,请不要再敲此门。路过或者专门来拜访的人看到了都不禁失笑,熊教授如此闭门读书也传为佳话。

    张中行先生还记叙了熊教授的一件固执,说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他住在银锭桥,熊师母在上海,想到北京来住一个时期,顺便逛逛,他居然不答应。别人知道此事,婉转地说,师母来也好,这里可以有人照应,熊教授毫不思索地说:别说了,我说不成就是不成。最终师母没有来。这比闭门读书更甚,熊十力教授做学问如此感动后人。

    现在不少学者书斋坐不住,总要在网上露面混个网红,其实,文章千古事,甘苦寸心知。如果用心去体会,有静心、有耐心,心思自然会细腻。心思细腻了,书中那些好处和妙处,自然也就看到了,能够读出真知。

    一册书在手,清风明月来,读书其实是孤独而快乐的事情。张岱在《天下最乐事》引明代学者陶石梁的话:“世间极闲适事,如临泛游览、饮酒弈棋,皆须觅伴寻对。惟读书一事,止须一人,可以尽日,可以穷年。环堵之中而观四海,千载之下而觌面古人,天下之事,无过于此。而世人不知,殊可惜也。” 是为“闭门读书”的真感受。

    作者简介:

    扬州教育学院教授,研究文学教育,从事文学理论及语文教学论教学。有研究论著、散文集出版。


    责任编辑:煜婕

    扬州网新闻热线:0514-87863284 扬州网广告热线:0514-82931211

    相关阅读:

    声明:凡本网注明来源为“扬州网”或“扬州日报”、“扬州晚报”各类新闻﹑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,均为扬州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。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;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。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以便寄奉稿酬。

   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
    <noframes id="xfvbp">

      <em id="xfvbp"><form id="xfvbp"></form></em>
      <thead id="xfvbp"><listing id="xfvbp"><listing id="xfvbp"></listing></listing></thead>